關於大圓滿修證的對話高高山頂立 深深海底行——和四郎多吉堪布關於大圓滿修證的對話◎廖自力 轉載於:香港佛教聯合會○○八年一月十日,亞青寺四郎多吉堪布來到「藥師壇城」,其時本人剛剛完成《無修大圓滿》一書的撰述,因緣際會,一時法喜充滿,並有如下一段關於大圓滿修證的對話。作者:密宗注重本尊修法,本尊修法又特別強調具德上師的許可灌頂。請問堪布,蓮花生大士曾經教導我們,佛的法身、報身、化身,三身人人本自具足,為甚麼還要通過上師的灌頂,去獲得佛的三身呢?堪布:佛的三身雖然人人本自具足,但由於眾生心靈迷妄,流轉於生死輪迴之中,並不能認識自身佛性,所以要通過具德上師的灌頂,通過生起、圓滿二次第的修行,才能證悟佛的法身、報身和化身。作者:佛陀和蓮花生大士都教導我們,不要執著於二元分別,為甚麼佛還有三身之別呢?三身之間又有甚麼不同呢? 堪布:三身本是一身,但因體用不景觀設計同而有法身、報身、化身之別。法身就如同晴朗無雲的虛空。但虛空看不見,摸不著。報身就象虛空中的太陽和光輝,這樣眾生就看得見了。化身就好比太陽的光輝朗照萬物,使眾生能感受到她的功用。經書上說:體性空為法身,自性昭為報身,大悲周遍為化身。作者:如果一個行者已經領悟到空性,還需要修本尊法嗎?堪布:需要,因為真正的空性是明空,不是頑空。但許多行者不能識別明空與頑空,可能會把頑空當成本覺明空,結果轉生到聲聞界或無色界去了。如果經過灌頂修本尊法,就決定不會轉生到聲聞界或無色界。作者:請詳細解說一下聲聞界和無色界的狀態是怎麼一回事?堪布:聲聞界不是小乘佛教裡的聲聞乘。聲聞界是已經完全控制了念頭,他沒有妄念生起,處在無記的狀態。他在無記狀態下可以禪定幾百年甚至上千年,現在西藏的一些大山裡,還有這樣的行者,他們在山洞裡禪定了幾百年,衣服都爛了。很多人還以為這就是大建築設計成就者,實際上他們像動物冬眠一樣,他們最後不能獲得真正的解脫,而輪回到無思無想的畜生道。無色界的狀態是覺知自己還存在,但意識裡已經沒有身體的存在,他們最後會轉生到天道。這兩種人都沒有修成正果,超脫輪回,原因就是他們執著於頑空——一種沒有覺性的無記狀態。作者:但是我體會到,如果安住在本覺空性之中,修本尊法的觀想和念誦,可能會成為一種障礙。是否可以避開這些障礙,自然安住在本覺空性之中?堪布:觀想和念誦,的確可能會成為大圓滿的障礙,但它首先是一個生起的過程。福報大的人,他可能可以避開這些障礙,自然安住在本覺空性——明空的狀態中,頓證即身是佛。但對於福報不夠的人來說,如果他不能圓滿自己的資糧道,他就會轉生到聲聞界和無色界去了。因此,一個行者,他首先要做的,就是要想盡一切辦法,圓滿自己的資糧道,包括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。五加行就是圓滿資糧道的最好的修法。作借貸者:蓮生花大士曾說,即無前行,也無後修,本覺本明,本然具足,這和修五加行不是矛盾嗎?堪布:不矛盾。福智圓滿的行者,他能安住在空性之中,他的確甚麼都可以不修了。但他必須是真實的證悟,確定信之並堅固守之。但如果他的見地不真實,他就以為自己已經領悟了,甚麼都可以不修了,這就很危險,見解比虛空高,因果比麵粉細。作者:行者安住於空性之中,他已經超越一切二元戲論,又怎麼會有因果呢?堪布:這是八地以上菩薩的見解。在空性之中,一切福德與智慧都已圓滿,可以不修,也沒有因果。但八地以下的菩薩,都還會有困果,都還要修,都還要圓滿資糧和清淨業障。作者:大乘佛教強調說法當機,就是說要根據眾生的根器說不同的法。但密乘教法都好像一個模子似的,所有的行者都嚴格地按照這個模子的程式去鑄造出來。這是否可以說是說法不當機呢?堪布:這是因為密教是即身成佛的教法,它要求行者必須成為法器票貼。大乘教法可能要多生才能成就,但密乘教法,當生就能成就。如果一個行者不能完成五加行的修行,他可能很難成為一個真正的法器。釋迦牟尼佛在世時不說密法,而授記並化身為蓮花生大士來傳密法,就是因為當時佛陀觀察因緣,發現沒有密乘根器的行者。所以佛陀在世時不傳密法。就連佛陀在說《金剛經》時,當場就有五百比丘吐血而死。為甚麼?因為他們根器不具,接受不了《金剛經》的一些教法。但他們為法捐軀,後世都轉生為大乘種性。作者:現在漢地學密法的人多,具法器的少,如何對待這個現象?堪布:很多漢地學密法的人,並不是真正要學密法,而是求個加持而已。所以要學密法,首先必須要瞭解密乘的戒律,也就是八粗戒和十四條根本戒,也叫三昧耶戒。要確信自己能受持十四條根本戒,才能真正進入密乘。受持十四條根本戒,當生必定成就。即使完全不修行,祇要不破戒,十六生也會成就。作者:謝謝堪布的開示。宿霧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r56prwyg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